來源:蓋世汽車
近日,青島中德生態園內出現一輛引人注意的電動貨車——貨車駕駛室內并沒有司機操作,卻正常行駛在路面上。行人從車前經過時,貨車還會剎車。
這輛車,是青島澳柯瑪最新發布的無人駕駛車,是國內首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、可實現完全自主運行的車輛。
“這輛車主體由特殊復合材料、鋼化玻璃、ABS塑料制作而成,車長4.24米,寬1.55米,高1.95米,重近1噸。”青島澳柯瑪電動車有限公司技術部經理呂建龍介紹說,雖然從外形上看,這輛貨車與普通貨車差別不大。但是,實際上,這輛車相當聰明。
“這輛車采用了我們自主研發的智能無人駕駛方案。車頂上的雙目攝像頭可以說是無人駕駛車的‘眼睛’,可以準確測量前方60米的物體。在前車窗下方兩側,有兩個圓形的主微波雷達,車頭前面和車身周圍還設置有多處超聲波雷達。”呂建龍介紹說,雙目攝像頭、主微波雷達、多處超聲波雷達配合使用,能實現無人駕駛車對周邊環境的感知。
目前,該車可在封閉半封閉的區域內實現自主導航、人工智能自主行駛,可應用于定向物流、人員通勤、觀光旅游、巡邏安防、港口轉運、公交環衛等多個領域。
實際行駛過程,更能展示出車輛的“聰明”程度。
隨著工作人員將車輛切換到無人駕駛模式,車輛緩緩啟動。接著,方向盤開始自主轉動,以30公里的時速順利行駛。當工作人員跑到正在行駛的車輛前方,車輛在10米以外,便剎車等待到工作人員離開,再繼續行駛。行駛過程中,遇有拐彎,車輛便自動轉向繞行。
在整個演示過程中,無人駕駛車轉彎、遇障、起步、停車都很平穩,能較遠距離探測到無法繞開的障礙物從而減速停車。通過雷達和視頻探測,能有效避開障礙物,按照規劃路線行駛。
更讓人驚嘆的是,因為使用了人工智能,這輛無人駕駛車可以進行自主學習。對此,呂建龍舉例道:“比如,無人駕駛車可以進行環境學習,如果有大量的車輛從車的左側經過,它就會感知到左側是相對于它行駛方向的逆行道。”
目前,無人駕駛車業內認為,在已經克服技術難關的情況下,如何投入實際應用,成為關鍵問題。
對此,澳柯瑪早已有所規劃。
相比于其他無人駕駛車,澳柯瑪無人駕駛車在算數上進行了優化,用自主研發的系統替代了很多昂貴的傳感器、激光雷達,使其產品具有成本低、可靠性高的優點。
青島澳柯瑪控股集團總經理張興起說,經測算,“限制在時速30公里下,無人駕駛解決方案成本可以控制在幾萬元以內,這就具有足夠好的推廣應用場景。通過使用無人駕駛解決方案,僅用一年半時間,園區或企業節省的人工成本就可以實現改造成本的回收。”
“我們很快就會推出無人駕駛電動警用巡邏車、無人駕駛清掃車、無人駕駛灑水車、無人駕駛港口運輸車,還有無人駕駛的農用機械,這些都具有很強的產業化背景。”張興起說,鑒于目前無人駕駛車輛在馬路上行駛還受很多方面制約,他們主要將無人駕駛車投入到景區、小區、港口、企業等應用場景。
上一篇:大陸集團2025戰略分析:電動化、車聯網以及無人駕駛 下一篇:相比較無人車 半自動駕駛技術才是難點開特斯拉長途旅行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?
選擇智能汽車,請務必看下這些指數是否合格
90后援藏電力干部 跨越3600km只為北汽新能源EX3